(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者:王钟的(媒体评论员)
目前,“保健康、防重症”是“乙类乙管”阶段整个疫情防控的重心,属于脆弱人群的老年人受到全社会牵挂。老年人集中的养老机构,属于疫情防控的重点机构。民政部门介绍,现在全国有4万多个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220多万人,这些老年人多数是高龄、失能和有基础病的老年人,一旦养老机构发生感染就容易形成聚集性感染。因此,与社会面整体防控措施不同,很多养老机构依然实施封闭管理。为此,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也指出,对长期封闭管理的养老机构,要及时组织工作人员安全有序进行轮换和休整,同时加强对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和老年人的关心关爱。
在不少地方仍处于持续传播的形势下,对养老机构实施特殊管理措施无疑很有必要。《养老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结合设施条件实行分区管理,养老机构每天做好至少两次的健康监测和每周两次的核酸或抗原检测,探视及其他需要进入机构者,应提前预约,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现场抗原检测阴性结果,疫情严重时期经研判可采取封闭管理。
但是,养老机构采取封闭管理,绝不能成为“孤岛”。对于长期居住在内的老年人,除了要保障其物质生活需求,也有精神需求需要满足。养老机构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缓解老年人的精神焦虑。比如,安排老年人与子女视频通话,在养老机构内部组织适合老年人的活动等,让老人们在封闭期间仍然老有所乐。
其实,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措施的持续有效,关键还在于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养老服务本身就是需要工作人员甘于付出的有风险的工作,要承受不少压力。而在当前情况下,工作人员更是承受双重身心压力——既有维持养老机构正常运转,努力让老人健康、快乐的工作压力;也有自身为了配合防控措施,长期闭环工作的精神压力。对于养老机构一线工作人员的艰难付出,社会应当关注,也应当采取行动予以支持。
在外部流动的情况下,即便采取最严格的管理措施,养老机构还是难免“破防”。对此,有关部门应当制定相应预案,树立底线意识。在媒体报道中,有的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在介绍低死亡率的经验时指出,一方面,养老机构要及时发现老人生命体征变化,抓住黄金救援时间;另一方面,医疗机构要打通绿色就诊通道,快速医治。养老机构与社区、医疗机构紧密协调配合,养老机构抓住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黄金72小时”,早发现、早提供抗病毒药物,有助于老人渡过难关。
此外,养老机构仍要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和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努力做到“应接尽接”。相比社会面,养老机构内老人的疫苗接种率仍然不高。《指南》也明确提出要求,对机构内没有全程接种疫苗的工作人员应调离直接接触和服务被照护人员的工作岗位。目前从统计数据看,新冠疫苗在防重症、防死亡方面仍有明显效果,接种疫苗对抵抗力脆弱的老年人而言意义重大。
总之,在不少地方整体疫情已度过感染高峰期的当下,老年人,尤其是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境况依然需要特别关注。只有坚持生命至上,把资源向最需要的地方集中,倾尽全力保护老年人健康,才能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9日 10版)
记者从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鉴于目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为维护广大考生健康安全,经研究并报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河南省原定于6月11日
尖嘴猴腮是人们对猴子的固有认识,但凡事都有例外,最近,郑州市动物园就有一只猴因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脸,被送外号人脸猴,其独特的长相令
中原区民政局提醒:尽量避免扎堆,只要感情好,每一天都是好日子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成为很多新人眼中寓意美好的好日子。为满足准新人们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记者今日从省、市文旅部门获悉,为进一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在中国所有的大江大河中,无论从地理空间还是文化意义上来说,黄河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如果从高空中俯瞰,
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位于河南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
想要了解郑州这片沃土流淌着的文化脉络吗?想要寻找郑州是最早中国历史起源的佐证吗?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由郑州市委网信办指导,新浪河
5月18日0—24时,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6例(轻型),其中延边州3例,白山市3例(含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
2022年5月18日0—24时,天津市新增7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1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