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动手贴春联、和工友吃团圆饭,见面了问一声:“下班了?”……这个春节的鄂尔多斯市,很多人选择了在施工现场过年,在热火朝天的生产一线体验别样的“年味儿”,忙碌的身影凝聚成兔年春节最靓丽的风景线。
在准能集团哈尔乌素露天煤矿,一台台几百吨重的卡车正伴随着点点星光行驶在道路上,有条不紊地为能源保供奋战着。烟花炸裂出的声响从远处传来,马上融入生产现场有序而热烈的节奏中,把更多的优质煤按时运送到全国各地,便是哈尔乌素露天煤矿运煤二班卡车司机吕金良和工友们在这个春节最“暖”的成就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哈尔乌素露天煤矿运煤二班卡车司机吕金良正聚精会神行驶在995平盘上,他所在的班组负责上煤工作。
在蒙苏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工业污水处理厂及水资源再生利用项目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200多名作业人员正顶着凛凛寒风“抢工”。“这个春节我们决定就地过年,不耽误一天,保证项目早日通水。”工人楚连张说。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是目前国内光伏废水处理领域规模最大、回收再利用的绿色环保工业污水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零碳产业园工业用水再生重复利用率达到95%左右,为零碳产业园的绿色发展贯通“水动脉”。
▲ 春节期间,蒙苏经济开发区零碳产业园工业污水处理厂及水资源再生利用项目现场。
……
在鄂尔多斯市,众多项目建设“不歇冬”,折射出全市上下勇于“挑大梁”的使命担当。
今年自治区两会,孙绍骋书记到鄂尔多斯市代表团共商自治区发展大计,共谋鄂尔多斯未来,提出了“继续当好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和‘排头兵’”的重要要求。“鄂尔多斯要只争朝夕地把经济体量做得更大,为自治区做大经济总量挑好大梁”“鄂尔多斯要带头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大文章”“鄂尔多斯要在人才工作上蹚出一条路来”……殷殷厚望,为鄂尔多斯市发展锚定方向。
“勇挑大梁”,鄂尔多斯市怎么干?
聚焦“五大任务”和“模范自治区”建设任务,紧扣落实全市构筑“四个世界级产业”、建设“四个国家典范”、打造“四个全国一流”的“三个四”目标任务,以排头兵、先行者、领头雁的奋斗姿态、崭新状态、进取心态,全力以赴当好全区经济发展的“顶梁柱”——这是鄂尔多斯市的铿锵作答。
鄂尔多斯市经济总量占全区的1/4,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言而喻。但鄂尔多斯没有“躺平”,而是拿出对标先进、追赶超越的拼搏劲头和昂扬斗志,推动发展再提速、旗区再加劲、工业再发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努力实现全市经济总量占到全区1/3的目标。
聚焦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用五年时间自治区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的目标,鄂尔多斯市围绕“四个千亿”持续发力,在全市经济总量连续两年每年跨越一个千亿级台阶的基础上,今年再跨越一个千亿级台阶、突破6000亿元,力争利用五年时间突破万亿、迈进万亿城市俱乐部;力争每年都有一个旗区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利用五年时间所有旗区全部达到千亿;力争每年都有一个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工业总产值超万亿的优势产业集群……一幅幅清晰的新蓝图正在变成“勇挑大梁”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实现经济“总量”突破,势必要做好产业“增量”文章。鄂尔多斯市在全面转型的绿色路径中,全面冲破“资源诅咒”,努力作好全区、资源型城市以及西部地区的领跑者,跑出现代能源经济的新里程。
加快推进一产重塑、二产升级、三产重构,推动产业结构由“一煤独大”向多业并举转变。全力领跑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新赛道,力争再形成一个新的千亿产业,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鄂尔多斯工业。培育壮大零碳、低碳产业新引擎,全力推动新兴产业零碳化发展,打造低碳产业发展的样板。巩固拓展新能源、现代煤化工产业新优势,大力推进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和外送通道建设,打造新能源大基地全国样板。
主动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煤化工向高端产品、终端产品延伸,加快打造可降解材料基地、煤基纤维生产基地、隐形冠军产业园、现代煤化工创新技术中试基地,确保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现代能源经济的发展曲线不断上扬,更好地“圈定”了鄂尔多斯市高质量发展的坐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鄂尔多斯市“勇挑大梁”,非科技、人才、创新的支撑不能成也。
鄂尔多斯市坚持对标最好水平、最高标准,拿出非常规举措抓好人才科创工作,努力在创新平台、创新团队、创新项目、创新技术上抓出更大成效、取得更大成果,全面增强产业要素的吸附力和发展环境的磁场力,推动产业转型加速“升级”。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新的春天正在赶来,鄂尔多斯市已经启程,在全力以赴当好全区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和“排头兵”的新征程上,追赶超越,勇毅前行!
来源:鄂尔多斯融媒微信
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晓艳
编辑:杨阳、王淑琪
校对:李荣
校审:王曾
终审:郭紫欣
下一篇:最后一页
记者从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鉴于目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为维护广大考生健康安全,经研究并报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河南省原定于6月11日
尖嘴猴腮是人们对猴子的固有认识,但凡事都有例外,最近,郑州市动物园就有一只猴因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脸,被送外号人脸猴,其独特的长相令
中原区民政局提醒:尽量避免扎堆,只要感情好,每一天都是好日子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成为很多新人眼中寓意美好的好日子。为满足准新人们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记者今日从省、市文旅部门获悉,为进一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在中国所有的大江大河中,无论从地理空间还是文化意义上来说,黄河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如果从高空中俯瞰,
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位于河南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
想要了解郑州这片沃土流淌着的文化脉络吗?想要寻找郑州是最早中国历史起源的佐证吗?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由郑州市委网信办指导,新浪河
5月18日0—24时,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6例(轻型),其中延边州3例,白山市3例(含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
2022年5月18日0—24时,天津市新增7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1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