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 
早年间的综艺,才是真正拍给老百姓看的 全球聚焦
来源:话心师      时间:2023-02-03 07:43:06

不是说这几年没有综艺,只是现在看综艺的时候,通常有两个迷惑:

这是啥偶像剧吗?

这怎么又撕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也难怪,现在的综艺包装过于悬浮,加上真人·秀得明显,综艺里的每一帧,都让人误以为是偶像剧,满屏的粉红泡泡,而核心和宣传噱头,也都集中于撕逼和炒cp。

于是,在这票新型综艺、新型价值观的疯狂输出下, 我又掏出了存在于收藏夹里的下饭专属,才发现——

央视当年的综艺,拍最接地气的老百姓生活,不撕逼、不炒作,也可以很有看点。

《非常6+1》

2003年,《非常6+1》首播,这档平民选秀栏目,以反映百姓真实生活,帮助普通人圆梦舞台为主题。

李咏在素人选手不知晓的情况下突然出现,邀请选手紧急培训6天,然后上台表演节目,实现梦想,得票最多的选手,可以获得“非常明星”的荣誉。

《非常6+1》赛制开放,不分男女老少,不划职业界限

李咏的主持亲切大方又接地气,以平民化的视角,圆了普通老百姓的艺术梦。

《非常6+1》2004年的年度特别节目《梦想中国》,才是中国选秀节目的鼻祖。

冷知识:观众最爱看的砸金蛋环节里,曾经有过何穗的身影——她当过砸蛋模特。

如今,《非常6+1》仍在更新。

但砸金蛋环节早就没了

李咏老师也永远离开了我们。

告别总是悄无声息。

《快乐驿站》

2004年播出的《快乐驿站》,是一档日播语言类综艺栏目,每集10分钟。

最大的特点,就是用flash动画,演绎中国的相声、小品。

看介绍还不知道是什么的,我放张图,DNA动了吗?

抛开专业性不说,快乐驿站确实给很多人的童年带来了快乐,说他是 90后的相声启蒙,不过分吧?

正是借此,我们了解到了许多老艺术家的作品,比如马三立、马季、侯宝林、赵丽蓉、郭启儒、牛群冯巩等等。

虽然那时的动漫做得略粗糙不显精致,但是这个画风,你品,不就是风靡一时的10元漫画自画像嘛。

顺便说一嘴,《快乐驿站》播出之后,就成了非常具有文化影响力的成人动漫品牌栏目。

2006年还推出了海外版,让中国相声走向了世界。

《城市之间》

2005年开始的《城市之间》,我愿称之为最强下饭神综!

《城市之间》原本是法国本土的市民健身综艺,后来大家玩得太快乐了,被世界各国引进,拍出了不同版本,收视率爆棚。

于是,整起了国际版,开始了世界范围内的比赛,全球共同参与。 从普通市民中海选选手,代表城市参赛,有点娱乐版全民奥运会那味儿了!

放张图,带大家瞬间回忆起《城市之间》最好笑的画面。

永攀高峰,属实是咱们中国队冠军路上的绊脚石了——一到这个环节就输。

这个快乐老头奥利弗,见惯了一本正经的主持人,他可就太有意思了,传递快乐第一人!

我最喜欢看的环节,是斗牛游戏,笑点密集(节目组有保护措施)

虽然那时候大众的英文水平不高,互相也听不懂,但是不妨碍我们笑出眼泪

不妨碍我们感叹各国的风情,顺便讨论哪个外国小孩儿最漂亮。

那时候,我们以为这样全世界欢聚的盛况会持续下去,却没想到,疫情就这样打了个措手不及,世界格局也早就悄悄改变。

《购物街》

2005年上线的《购物街》,简单来说,是一个看商品猜价格的游戏。

游戏形式五花八门:一口价、价格二选一、幸运盒子、小心炸弹、妙手推推推、诱惑、争分夺秒等等,目标很简单: 谁能给出最接近的价格,谁就能得到这个商品。

价格越高的商品,形式就越复杂。我随便贴个规则,大家感受一下:

幸运盒子:一件千元价位的奖品,藏在了16个盒子中的一个盒子里。

额外还有3件常见的小商品,每件都给出了1个价格,选手需要判断给出的价格是这件小商品的正确价格,还是正确价格的一半。选手每判断对一次,盒子的数目就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减少一半,都是没有大奖的盒子。如果判断错误,则盒子的数量不会发生变化。

三件小商品的价格判断完毕后,选手需要从剩下的盒子中挑选藏有奖品的盒子。选择正确拿走奖品,选择错误则一无所获。

说白了,就是参与者根据日常积累的购物经验推理,热爱生活的购物狂获胜几率直线飙升。

这个大转盘游戏,我是真的很想玩,谁跟我一样?

盯着大转盘的箭头在100和5之间摇摆,堪称玩心跳之最。

又考验生活常识,又充满了冒险和刺激,难怪让人欲罢不能。

《超市大赢家》

2005年上线的《超市大赢家》(后来改名为《快乐主妇》),可能是最早展示剁手党的综艺,同样是一个超市爱好者容易获胜的节目。

这档综艺的名字精准点出了它的定位:超市+主妇。

超市实景拍摄,通过一系列生活消费游戏比拼,展示主妇消费技巧、购物智慧和生活经验,体现家庭默契度的同时,还可以赢得免费购物的机会。

游戏比拼也很有意思,除了答题、猜价格、考验默契度

最精彩的环节,就是 去超市货架抢购尽可能贵的东西,最后谁家拿的最值钱,就可以全部带回家。

所以这一part的场景常常是这样的 ↓

这样的 ↓

还有这样的 ↓

当年看这档综艺的时候,谁没做过一个推着小推车去搬空超市的美梦呢!

更值得表扬的是,这档节目在十几年前,就关注到了主妇的生活和日常,还体现了一波她们的智慧幽默和丰富的生活经验。

网友们还表示,真的学会了很多生活小妙招和冷知识,实用性max。

《交换空间》

2005年推出的大热综艺,还有鼎鼎大名的《交换空间》。

说起来,这个节目也很像前段时间热播的《梦想改造家》。(《梦改》翻车我们也写了,戳→回顾 )

但不同的是,《 交换空间》不用参与的家庭自己出钱(划重点),节目组会提供2万元装修基金,1万元家电基金;而且,让两个房主交换,提供自己房屋中的某一房间,在设计师和装修团队的帮助下,互换空间进行装修。

简单来说, 就是你给我家装、我给你家装,装修时间是48小时。

当时的《交换空间》火爆到什么程度?栏目编导的电话早早被观众打爆,节目的海选见面会,更是堪比大型选秀现场。

虽然以现在的审美趋势看,可能会觉得那些装修很一般,甚至奇奇怪怪,曾经的“梦中情房”变成了杀马特。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

这个巨幅写真是真的很好笑哈哈哈哈哈哈哈

但是以小时候的审美来看——那时候谁知道北欧风、田园风、工业风呢,《交换空间》中体现的装修可是实实在在地引领了当时的潮流,也是大批90后的装修审美启蒙。

《超级减肥王》

2013年播出的《超级减肥王》,名如其综,是一档大型励志减肥瘦身类真人秀节目。

由谢楠 、谢颖颖主持,明星教练刘畊宏、郑芯妤带队,14名“重量级”选手要度过为期 3-4个月的全封闭训练,经过美食诱惑、大型项目挑战、魔鬼训练等重重考验,达到显著的减重效果。

减肥已经够苦了,美食诱惑也就算了,这节目还有淘汰晋级制……节目每周要根据称重结果,淘汰1名选手。

不过,在每季结束时,减重最多的选手将获得百万保险金。每期被淘汰的选手,也可以通过场外减肥的方式,争夺“场外减肥王”的称号并赢取保险奖金。

看看对比图 ↓

是谁心动了!

益智答题综艺系列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李咏在这,祝您好运常在。”

“确定吗?”

“真的确定?”

“真的确定不改了?”

“恭喜你,答对了!”

这几句话一出,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分别是1990年开播的《正大综艺》

1998年开播的《幸运52》

2000年开播的《开心辞典》

几乎是陪伴了我们长大的几档益智类综艺节目。

也是从这些综艺,我们开始认识世界——原来世界这么多彩,原来知识世界这么奇妙。

甚至还流传着一个规律:当王小丫连续问三遍“你确定吗?”眼睛跟着眨两下,说明她在暗示你,答案是错误的。

沉浸式陪伴选手答题,大概是每个家庭参与感都非常强的一件事儿了。

顺便插播一个冷知识,王子文做过《幸运52》栏目的模特。

如今,随着节目停播,李咏去世,我们的青春也在逐渐落幕。

说起来,现在的综艺除了开头说的热衷炒cp、喜欢撕逼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流量密码:请明星(当然也可能是网红大V)。

他们无一例外妆容精致,端庄优雅,生怕说错话被骂上热搜,于是就拿着剧本,进行一场“完美表演”——距离老百姓的生活,太远了。(戳→回顾“内娱活人” )

以前的综艺里,没有十级美颜和百万修图,脸上的瑕疵清晰可见,甚至都是素颜上场。

小时候看这批综艺最大的乐子就是:

一群人(可以是全家上上下下,也可以是单枪匹马只身来到北京参加节目的男女老少)仅仅为了几十、几百块的日用品,拼尽全力地争取,顺便梦想着,如果是自己上节目,要怎么“排兵布阵”。

这种原始的资源争夺赛,带给我们的是最简单的快乐和满足。

长大再回顾,发现这种淳朴的、易得的快乐,也随着这些综艺一起消失了。

这些综艺的停播,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它们无法再继续满足当下年轻人的需求,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了。

但多年后再看,我们这代人,还是能从一票嘻哈哈的面孔里,看到被遗忘的、过时的快乐和人与人之间的真诚。

毕竟,那是每一个平凡的你我他的童年记忆。

——————

【瓜说】

你印象最深刻的童年综艺是什么?评论区聊聊~

↓ 关注我们 ↓

确认过眼神

一个时代的人 ↓ ↓ ↓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