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为伴,与知同行,与智相携”,在众多专家学者、领导嘉宾、600余位浦东新区政协委员及读者代表的共同见证下,全球首个拥有特性的数字化沉浸式图书馆——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于2023年3月21日正式揭幕开馆!虚拟与现实完美融合,科技与智慧相得益彰,这座拥有全球领先技术内容与设计理念的图书馆的诞生,不仅标志着全新3.0阅读体验“灵境之门”的正式开启,更是公共文化场馆与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运营模式的实践创新。
各界代表共同见证开幕仪式
(相关资料图)
智慧阅读 开启立体阅读体验新纪元
由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运营的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致力成为国内阅读体验最丰富的一站式数字交互阅览平台。目前馆内汇聚了全球西文学术电子专著20余万册,中文科技类电子图30余万册,包括来自157家国际知名大学出版社的7万余册电子图书。
20世纪90年代初,当钱学森开始了解到虚拟现实技术时,就将其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联想至人脑感知和人机结合体验应用之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灵”为幻,象征非“实”的虚拟世界,钱老通过对VR技术本质的深刻剖析与理解,形象地将其命名为“灵境”。
随着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的正式落成,读者可以自由跨越“灵境之门”,更直观地感受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颠覆式阅读体验。在这里,你既可以让AI“数字人”帮你推荐、寻找、借阅好书,与世界各地专家,甚至历史上的科学家的虚拟人,进行“面对面”对话;还可以在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里畅游书海、寻找书友,到“火星”体验《火星救援》,穿越时间体验《人类简史》;更可以“指随心动”,利用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对约20亿条学术数据构成的庞大学科谱系化链接进行查阅、筛选,真正做到对知识和数据网络化、数字化、高效化地阅读与学习。
开启全新阅读体验之旅
根据承载功能不同,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将场馆划分为公共互动与专业运营两大核心区域,融入多元科技、视觉、互动等体验元素,将形象接待、专业服务、传统阅读、数字体验等多功能细分区域模块进行有序融合。通过打造高维认知“知识金字塔”“智慧天幕”以及独具东方美学意象的“瀑”“潭”“丛”等高科技阅读互动装置,为读者构建了一方颠覆认知、如梦似幻,融入更多人文情怀与科技气息的高品质数字阅读生态体系。
知识金字塔与智慧天幕
沉浸式互动体验VR装置
先进的多功能网络互动厅
巨幅TED演讲屏
开放的TED演讲观众区
作为浦东政协促进委员学习交流、凝聚共识、润物无声的重要载体和学习品牌,“观澜书香”阅读空间以及浦东图书馆数字科技主题分馆也将挂牌落户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
学术云顶 全方位打造顶尖科创策源地
科技的长足进步与深度应用,打破了图书馆在交流合作中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让更多顶尖学术力量、科创力量得以掠过星辰、跨越山海,汇聚于此。
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对外正式宣布启动“数字阅读联盟”。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铮,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辉,中国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谢梅,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与新闻艺术学院院长弓志刚教授,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副院长杨海平,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数字文化推广部主任崔凯,6位长期从事数字阅读及虚拟现实研究的专家学者,以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数字阅读”领航人的身份连线现场,见证并开启了“数字阅读联盟”计划。
此外,图书馆所在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还是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吴杰介绍,这里已经连续五年举办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每年吸引百余位国际顶尖科学家和中国两院院士、青年科学家参与,围绕基础学科、原始创新、开放合作等科学领域重要命题,搭建中外科学家平等交流的舞台,是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品牌。而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作为论坛的重要配套项目,既是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方方面面的关心支持和大力推动下得以成型,又将为成为推动临港新片区建设国际创新协同区、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平台,以及前沿科学策源地的新的助力。
激发文化动能 共建智慧内容阅读新生态
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运营方上海新华传媒是我国出版发行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拥有的强大图书馆配专业服务、坚实的上下游资源内容整合能力、先进的纸电同步一站式服务模式。未来,新华传媒还将为以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为代表的公共图书馆的数字科技转型和行业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上海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社长,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启伟表示:“新华传媒作为上海文化战线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此次能够结缘临港,积极投身临港新片区的文化载体建设和数字内容建设,这既是我们融入国际协同创新区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又是携手临港勇于开拓新赛道,培育新动能,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产业谋转型的重要契机。历经两年的筹备,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终于拉开帷幕,馆内将以‘数字阅读,智慧分享’等方式,运用各类增强阅读体验的场景应用,突出展示了未来图书馆和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下一篇:最后一页
记者从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鉴于目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为维护广大考生健康安全,经研究并报教育部有关部门批准,河南省原定于6月11日
尖嘴猴腮是人们对猴子的固有认识,但凡事都有例外,最近,郑州市动物园就有一只猴因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脸,被送外号人脸猴,其独特的长相令
中原区民政局提醒:尽量避免扎堆,只要感情好,每一天都是好日子5月20日因谐音我爱你,成为很多新人眼中寓意美好的好日子。为满足准新人们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的活动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记者今日从省、市文旅部门获悉,为进一步提振行业发展信心,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在中国所有的大江大河中,无论从地理空间还是文化意义上来说,黄河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如果从高空中俯瞰,
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位于河南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隋唐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
想要了解郑州这片沃土流淌着的文化脉络吗?想要寻找郑州是最早中国历史起源的佐证吗?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由郑州市委网信办指导,新浪河
5月18日0—24时,吉林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6例(轻型),其中延边州3例,白山市3例(含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本地无症状感染者
2022年5月18日0—24时,天津市新增7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1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