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 
排名更新,谁是专精特新小巨人第一省、第一城?
来源:红星新闻      时间:2023-07-27 19:09:48

红星资本局7月27日消息,随着近期第五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出炉,全国又新诞生了3671家“小巨人”。


(相关资料图)

在7月26日召开的2023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上,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表示,截至目前,全国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万家、“小巨人”企业1.2万家。

至此,随着第五批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公示,小巨人企业数量已经突破一万家,这也意味着工信部此前制定到2025年完成的计划已经提前实现。

红星资本局梳理多个省份及城市的“小巨人”公开数据发现,十强城市比前四批时略有变化,最强地级市苏州成为最大“黑马”;放到省级别来看,江苏势头也很强劲,凭借第五批795家的数量实现了排名跃升。

第五批过后,“小巨人”总数前三强省排名由此前的浙江、广东、山东,变为广东、江苏、浙江,且三省在数量上相差仅两位数。

有关专家对红星资本局表示,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发展,需要政策支持、创新能力、市场环境等多方协同,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各地实际,因地制宜进行布局和培育。

城市排名:

深圳增量第一,苏州排名跃升6位

红星资本局梳理发现,第五批小巨人数量公布后,十强城市没有变化,但排名竞争却相当激烈。第五批过后,前十强城市分别是北京、深圳、上海、苏州、宁波、杭州、重庆、武汉、成都、天津。

北上深作为第一梯队,前四批时,上海小巨人总量(507家)超过深圳(445家),第五批深圳凭借310家的惊人增量,一举反超上海。至此“北上深”排名已变“北深上”,尽管北京依然稳坐首位,但三个城市小巨人数量上也已经较为接近,北京834家,深圳755家,上海713家。

城市排名(红星资本局制图)

排名变化最大的当属苏州市,前四批时,苏州市位列第十名,第五批苏州凭借增量230家跃升至全国第四位。230家的增量,与随后排名的宁波、杭州、重庆三座城市增量之和(241家)相近。

深圳、北京、苏州、上海四城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分别为310家、243家、230家、206家,瓜分全国增量的26.3%。

深圳属于“稳步爬坡”,前三批小巨人数量和第四批、第五批小巨人增量分别是169家、276家、310家。在前十城市中,呈稳步增长态势的还有苏州,上述数据分别是49家、123家、230家。其余十强城市的第五批增量均不如第四批。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也是工信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评审专家,担任相关行业组的组长。他在接受红星资本局专访时表示,深圳和苏州能够稳步增加小巨人企业数量,得益于其产业结构、政策支持等因素,也与其创新能力、市场环境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有助于培育出更多具有专精特新特点的中小企业,推动当地经济创新发展。

省份排名:

江苏翻盘,前三强省换血

红星资本局梳理发现,第五批小巨人超过100家的省份(直辖市)只有10个,分别是江苏(795)、广东(658)、浙江(384)、山东(300)、北京(243)、湖北(217)、上海(206)、安徽(129)、湖南(116)、四川(109)。同时他们也是五批总量排名前十的省份。

但如果算上前五批总量,则前十省份(直辖市)的排名顺序有所变化,分别是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北京、上海、湖北、安徽、湖南、四川。其中,排名变化最大的是江苏,从全国第四升至第二位;之前排在首位的浙江降至第三位,第一位的宝座由广东摘得。

省份(含直辖市)排名(红星资本局制图)

从广东、江苏、浙江的排位变化也不难看出,其各自拥有的工业强市,如深圳、苏州、宁波的小巨人数量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省的角逐情况。

比如第五批小巨人增量最多的深圳市,其310家的增量几近占据了广东省此次增量的半壁江山,超过山东整个省的增量,几乎是以一市之力助推广东省登顶。

最大的黑马则是江苏,同其地级市苏州反超的境况相似,江苏省也在第五批后刷新了自己的排名。前四批江苏省小巨人企业的数量为710家,在全国排名第4;第五批后,江苏凭借新增795家,实现了排名跃升,不但超过浙江和山东的增量之和,还近一步缩小了与广东的差距。目前,广东小巨人数量仅超江苏30个。

朱克力告诉红星资本局,江苏在小巨人企业数量上的飞速跃迁,是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政策支持和市场竞争力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江苏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其GDP在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广东省。这为小巨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支撑。从产业结构看,江苏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拥有丰富的工业资源和完善的产业链条,为小巨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同时,江苏省也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等方向发展,这也有助于小巨人企业的崛起。”

作为工业强市

深圳苏州为何强势

时间线拉长,会发现深圳、苏州的突围有迹可循。

深圳和苏州在争夺“全球工业第一市”方面也是难分伯仲——2021年,苏州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超越上海深圳,成为全球工业第一市。2022年“全球工业第一市”的宝座则让位深圳。

《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显示,深圳以79.42的综合得分排名全国第一。作为一座高度市场化的城市,深圳的中小企业活跃度达全国之最,这为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提供了广阔市场。

2022年,多次强调“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战略的深圳,正在把“专精特新”企业打造成制造强市的关键力量。按照规划,深圳要在2025年实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0家,目前752家的成绩已属提前超额完成目标。

今年年初,红星资本局曾专访过深圳湾区中小企业国际创新交流中心负责人,对方表示,“土地资源和高校资源是制约深圳产业发展的短板,为留住高端制造业和优秀人才,深圳想方设法创造条件。”

该负责人坦言,论人才供给,深圳比起“北上”甚至新一线城市,并不占优,因此深圳在人才引进政策上给出了优厚条件。

红星资本局梳理发现,深圳现有制造业和“20+8”产业集群以“高精尖轻”为主,先进产能集中在新一代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领域。

这与苏州小巨人分布不谋而合,按照前四批情况,苏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中分布于新兴制造业领域,主要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

红星资本局梳理发现,苏州“小巨人”行业分布前三位分别是:装备工业、电子信息、科技服务。其中装备工业和电子信息也位列苏州“四大支柱产业”其中两席,且均为苏州的“万亿产业”。

不难看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都属于新兴制造业领域,对两个城市当地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朱克力看来,深圳和苏州有很多共通之处。“深圳和苏州的产业结构比较多元化,涵盖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这些产业领域都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能够培育出一批具有专精特新特点的中小企业。”

而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外,朱克力认为,深圳和苏州都是国内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拥有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创新资源能够为小巨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同时深圳和苏州都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发展环境较为稳定,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就有着较好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

长三角、珠三角仍是小巨人“高地”

中西部地区仍有潜力

十强城市之外,值得关注的是排名第十一位的广州和第十二位的无锡,第五批小巨人增量分别是126家和146家,仅次于深北苏上,其增量超过十强多个城市。第五批之后,广州和无锡的小巨人已到249和234,距离第十名天津(253家)已十分接近。

扩大到区域来看,他们也象征着珠三角和长三角在专精特新上的势头。从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布来看,长三角1514家,珠三角658家,合计占据全国近六成份额。长三角、珠三角是当之无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高地。

但有着“单项冠军之城”称谓的宁波在第五批的小巨人增量上却不如预期。前四批小巨人总量,宁波位列第四,仅次于北上深。第五批的增量仅为69家。

这69家企业主要分布在新材料、高端装备和关键基础件,三者占比近70%。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软件产业的入选企业数量并不多。其中,电子信息企业4家、生物医药企业2家,软件企业仅一家入选。

“产业结构确实是影响小巨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还有其他因素,如政策支持、创新能力、市场环境等,都很重要。”朱克力指出。

“宁波产业结构比较多元化,既有相对传统的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也在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等特点,且符合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战略新兴产业有所布局和取得发展成效。”朱克力表示,小巨人企业的发展方向并不是固定的,战略新兴产业涉及面广,比如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具有较大发展潜力,这些领域也是国家重点支持方向,宁波应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在这些领域加大投入,有望培育出更多具有专精特新特点的中小企业。

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的专精特新发展势头略逊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

“这并不意味着中西部省份或城市就完全没有优势了。长三角、珠三角当前在小巨人企业数量上占据了较大比例,中西部省份或城市也仍然具有一定优势和发展潜力。”朱克力解释,在小巨人企业的发展中,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特点不同,如长三角地区在高端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而珠三角大湾区在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表现出色。中西部地区,则在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化工等领域有着较强的实力,“但今后需要持续强化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进一步提升小巨人培育和发展后劲。”

他强调,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发展,需要政策支持、创新能力、市场环境等多方协同,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各地实际,因地制宜进行布局和培育。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杨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